close

S__107110416.jpg

鮮少看散文或傳記,這本《失意錄》是小說家朋友KH借我的。《失意錄》,美國名作家保羅·奧斯特(Paul Auster)寫於1997年,天下遠見於2009年出版繁體版本。

如同英文原書名《Hand to Mouth》的意思-生活僅能糊口,保羅·奧斯特紀錄了自己高中至三十多歲的灰色日子,他致力成為作家,脫離世俗規範,經歷各種奇特的打工,遇見各種不羈的人,生活永遠處於拮据的狀態。這樣子的他,最後以《紐約三部曲》成名,並被文壇譽為「穿膠鞋的卡夫卡」。
 

  • 當作家跟選擇當醫生或警察不同,它不是一種「職業選擇」,因為與其說是你選擇這一行,不如說是它選擇了你,一旦認了命,承認除寫作外沒有別的工作適合你,你便得準備好要走一段漫漫長路。
     
  • 藝術是神聖的,凡追隨其召喚的人都必須願意作出任何犧牲,把崇高的理想貫徹到最後。


我們都是這樣看待成功的人,先悉知他的成就,才回頭看,啊,原來他也是辛苦過來的,看來辛苦都是會有回報的,於是心就安了。我們永遠都只得出這個結論,卻不曾真正體會未成功前那茫然未知、隨時自我懷疑的心境。那就像走在荒漠裡,四周景色都是荒涼,沒有方向,風一吹又把沙丘變了模樣,卻擁有從中建造綠洲的期望,宛如登月,宛如摘星。(但事實證明,人類真的成功登上月球,這段歷史實在很有鼓舞作用)


《失意錄》最後停在「為混飯吃而書寫之舉到此為止。出賣靈魂之舉到此為止。」,還不從得知他如何獲得今日地位,嘎然而停,彷彿他仍與每位想成為作家的追夢者,同在路上。

如今,我也很懂得追夢之苦了。感謝老天。

 
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