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S__124526594.jpg

「不在經驗裡面。我以前讀過的一本哲學書這樣說。人只能活在自己的經驗裡面,但今天早上我們不在自己的經驗裡面。」

如同小說裡,當小鐵表示在千年神木上睡醒時彷彿不在地球,攀木師阿賢對他說的:「我們不在自己的經驗裡面。」我也想說,這本《苦雨之地》縱使是以台灣為經緯,裡面所讀都不在自己的經驗裡。


#先來一點點介紹

2019年出版的《苦雨之地》,作者為台灣小說家吳明益,這是自2007年散文集《家裡水邊那麼近》後的最新自然書寫作品。如同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以魔術師串聯小說,《苦雨之地》則是以「雲端裂縫」貫穿收錄之6篇短篇小說,彼此獨立又些微關連。


#最喜歡〈人如何學會語言

其中,我最喜歡〈人如何學會語言〉,患有自閉症的狄子,對於鳥聲十分敏銳,後天失聰的他,開始發明用手語表達鳥名與鳥鳴。那眼花撩亂的鳥種,那不同於「話語」的語言,都令人著迷,彷彿第一次知道有那樣的世界。〈人如何學會語言〉如果凝望追尋的是鳥和語境,其他五篇亦有其追尋的方向,可能是隱地蚯蚓、絕種雲豹,也能是回憶與逝者。


#重新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

隨著每一篇的新啟,我們歷經森林、海上、雪地、天空,而書寫裡的台灣非常陌生,可能因為現在的我們,那麼少走進自然裡。那就像是,有日,我在家裡撫摸貓咪,突然深刻感知她絕對是完完全全不同於人類的動物,宛如異星物種般神秘又神奇。會不會,現在的我們,與大自然最接近的距離僅以寵物相連,畢竟土壤被柏油鋪蓋,行道樹只是背景,森林遊樂區也淪為健身工具,誰真的去翻看土壤蚯蚓,或是拾起一片樹葉端詳葉脈?


在《苦雨之地》裡,自然才是主角,我們人類都只能凝望與追尋。它或許能喚醒,人類也只是大自然一種動物的自覺與謙卑。

 

#小說家的參考筆記

Ÿ在報導吳明益曾提過,要成為能夠寫那樣子小說的人,寫的當下,自己要真正成為那個人(角色)。於是,縱使小說虛構,也必須建立在真實之上,為此他的每一篇小說若觸及專業領域,必會親自研究了解,並且邀請相關人士給予建議,以縮減想像與現實的誤差。就像這本涉及鳥類觀察、手語、鯨豚攝影的《苦雨之地》,亦經過多重檢討與調整。

Ÿ短篇小說之間,可用同一主角(如魔術師)、同一事件(雲端裂縫)相互串聯,以創造整體脈絡,各篇人物偶爾出現亦有驚喜性。

Ÿ可以書寫主題之多,然而讀《苦雨之地》後,更加深一種對書寫的期盼,期望展現自己所看見的台灣,並為台灣記錄下某個片段,這或許是創作者對孕育自己的土地可以盡的一點點回饋。

 

 延伸閱讀  

吳明益作品
《單車失竊記》 https://goo.gl/rYcV2A
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 https://goo.gl/zQr6Pw
《複眼人》 https://goo.gl/b7hNB2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寫小說的人 的頭像
    寫小說的人

    寫小說的人,光風。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