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__38584375.jpg

「可以給我一個靈魂擁抱嗎?

 

    《靈魂擁抱》是侯文詠在2007年出版的作品,距離現在已經十年,這是我第二次閱讀它。好的小說是這樣的,翻開第一頁就會有動力繼續翻到最後一頁,《靈魂擁抱》充滿愛的勒索、恐嚇、騷擾、跟蹤,絕對不是一本舒舒服服,邊喝咖啡邊覺得今天天氣真好的小說,它讓你看到愛扭曲到盡頭的醜態,也不斷地逼問你:你相信真理嗎?你相信靈魂嗎?你相信人與人之間可以用靈魂獲得真實的擁抱嗎?

 

  主角是暢銷作家俞培文,他有一個超級粉絲王郁萍,她冒用俞培文的名字刊登一篇《靈魂擁抱》的文章,廣受好評,在俞培文半推半就、不否認的情況下,這篇文章給了他更高的地位,也成了最大的威脅。另一個主線是電視台主播宋菁穎,她也是俞培文的粉絲,因為要求一個靈魂的擁抱,讓暗戀她近乎瘋狂的同事彭立中,不僅對她加強騷擾,還將矛頭也指向了俞培文。於是,俞培文在瘋狂粉絲和恐怖情人的夾攻下,試著反擊,卻飽受折磨地到最後一頁,然後,終於,明白了靈魂擁抱的存在。

 

  中間的驚悚和不適感,需要讀者自己體會,然而以作家來說,裡面另一個重點是俞培文與對手開膛手的文字互鬥。開膛手引用魯迅在吶喊的自序:假如一間鐵屋子,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,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,不久都要悶死了,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,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。現在你大嚷起來,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,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,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?」他認為,死亡是所有人必然的結局,於是他選擇不再吶喊、不驚醒任何人,他只是提供了最佳的娛樂,讓所有讀者能在歡笑中、庸俗中死去。

 

  而俞培文在書寫中追求價值,於是他提了柏拉圖說過的故事:「從小住在洞穴的人,腿和脖子被鎖住,只能注視前方的牆壁,後面則是一堆燃燒的火。他們看見的只是他們自己、洞穴外的人和動物所投射的影子,以為這些光影是真實的,直到有人逃出洞穴,才知道他們一直以來都被牆上的光影所欺騙。」他認為作家應該有能力分辯光影與真實,並期許自己不只是止痛藥,而是抱持著可能是解藥的想像,才有無限可能性。

 

  好的作家,是人生的止痛藥還是解藥?我相信止痛藥作家可以獲得較多大眾的青睞和購買,而解藥作家窮盡一生可能只為了提供你一個問題的答案,他用自己的靈魂替你受苦、替你解答,那才是偉大的經典所在。

 

寫小說的人-FB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