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S__116809739.jpg

吳寶春,我曾經親眼見過他,離他大約一兩公尺的距離。因為採訪工作的關係,地點是烘焙講習會場,他與幾位公會幹部在談話,講的無非是樂斯福麵包大賽的訓練方式。當時,我先是驚訝他的身型嬌小,後被他堅毅柔軟又極具深度的談吐所打動。你可以真切感受到他的不凡,那不凡來自於他的堅定與理念。


那是大約四年前的事,我還沒讀過任何一本他的自傳,也還沒有爆發台獨麵包爭議。世界是很混亂多變的,但我希望永遠記得初見他的那一刻,那一刻的純粹。

於是,無論你後來喜不喜歡他、贊不贊同他,希望讀這本書之前都能放下所有想法,因為《柔軟成就不凡》講的是一個人,如何從茫然的鄉下小子變成國際冠軍師傅,這段旅程真的不可思議到激勵人心,實踐人生的翻轉。


這一路到底有多難?

吳寶春出生於屏東鄉下,不愛學且不識幾個字,小時候最遠只去過屏東市區,為了減輕母親負擔,前往台北開始擔任烘焙學徒。傳統的烘焙產業,工時長、環境差、想要出師必須偷偷學習模仿(沒有師傅會一步一步清楚指導);就算出師了,仍因為台灣烘焙沒有標準製作制度和氣候環境差異,只能憑感覺製作的產品偶爾會一蹋糊塗,卻無法知道原因。

他沒有將困惑問題拋在腦後,反而深深記在心裡,輾轉遇到許多貴人,認真學習國字,甚至學習日文,從不讀書的孩子變成常常出國研習的求知者,也從不知如何溝通只會做事的師傅進階成管理百人的管理者,慢慢打開了視野,也開始接觸「麵包」這個領域。

麵包,可以說是一種科學。他踏入這無邊無際的世界,為了爭取國際樂斯福盃麵包大賽的榮耀,一場8小時的賽事,個人必須做出11種、共251個麵包,他練了又練,一次就是要練8小時,不但沒時間吃飯休息,連喝水、上廁所都幾乎不能。在那麼多艱難裡,他克服了,他辦到了。


於是,我遇見他時,他不只奪下世界冠軍,更成為下一屆台灣選手的教練,他將自己所有的經驗毫不保留,只希望能幫助更多求知者,不要像他年輕時只能在困惑中獨自奮鬥。

當時在國際頒獎典禮上,他們團隊拿的是台灣國旗,他期許全世界看見台灣,他也為自己身為台灣人感到驕傲。我讀到這段時,想著,這樣為台灣奮鬥多年的人,心境真的會改變嗎?會不會不得已?就像電影《沉默》裡的宗教迫害?而我們是不是能以同情的立場代替責難?其實很難有答案。這些問題都是內心的小劇場,正反面思緒反覆出現,或許你們可以提供理性的見解。


回歸閱讀的本質來看,《柔軟成就不凡》真的展現了一個人不凡的旅程,如同陳彥博的《出發》,或許都能從中找到克服困難的力量。

 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