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S__109191170.jpg

「所有的孩子,除了一個以外,慢慢都會長大。」
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,就是彼得潘。


彼得潘為蘇格蘭作家詹姆斯·馬修·巴利所創造出的角色,他首次登場於1902年小說《小白鳥》裡,後來以他作為主角創作了舞台劇,而這齣舞台劇最後又於1911年改寫成小說《彼得潘》。

我對於彼得潘的所有印象都來自於1953年的迪士尼動畫,描述彼得帶領溫蒂一行人飛到永無島,遇見美人魚和印第安公主,並且與走失的男孩、仙子叮噹鈴一起對抗虎克船長,展開冒險旅途,最終平安返家的快樂結局。


於是初讀《彼得潘》時,十分震驚小說的殘酷與詩意。巴利筆下的彼得潘個性複雜又矛盾,擁有不知道什麼是吻的天真,也擁有將快要長大的走失男孩殺死的殘忍,同時又無情地忘記每年要來接溫蒂去永無島的約定。

而這部小說的詩意隨處可見:永無島的樣貌在每個人心中都不一樣;夜燈是保護孩子的眼睛;仙子們從嬰兒第一次發出的笑聲裡誕生;走失男孩是不小心從搖籃車掉出來的孩子。最有趣的,無非是吞了時鐘的鱷魚,虎克船長憑藉那個滴答聲來判斷自己與被吃掉(鱷魚)的距離。

另一個值得小說創作者學習的,就是個性鮮明的巴利式敘述者(Barriean narrator),故事在這位敘述者嘴上推動,他不只將個人想法告訴讀者,甚至可以掌控小說鏡頭,決定聚焦對象,如:「希望他能聽見我們的警告,不過我們並不是真的在島上。」


在經歷那些熱鬧的情節過後,還是必須面對《彼得潘》的主軸:「長大」與「不長大」。然而令人感傷的是,難道我們真的能選擇不長大?

巴利-故事敘述者說:「溫蒂長大了。你不需要為她感到遺憾。她是屬於願意成長的那種人。」這是溫蒂,她與彼得再次相遇時已經是婦人,彼得頭一次感到害怕,逼得他吶喊:「妳答應過我妳絕對不會長大的。」


相較於溫蒂,彼得潘才是真正可以選擇不長大的那位。

「妳會送我去上學嗎?」
「會啊。」
「然後再讓我去辦公室上班?」
「我想是吧。」
「不久以後我就會變成大人?」
「很快。」
「我不想去學校學那些嚴肅的東西。我也不想變成大人。」


小說最後,彼得接了溫蒂的女兒珍去永無島,後來又接了珍的女兒瑪格麗特去永無島,「只要孩子永遠快樂、天真、無情,故事就會這樣繼續下去。」

只要世界上有未長大的孩子,就會有永遠不長大的彼得潘,而「長大」這件事便成為我們大人們「永恆的感傷」。

 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