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S__115564546.jpg

「若有人見過幼年時期的凱瑟琳.莫蘭,哪會想到她天生注定要當小說女主角,畢竟,造就一名女主人公所需的特定條件如生長環境、雙親性格以及人格特質,她全無一樣。」

珍.奧斯汀 (Jane Austen)於1817年的《諾桑覺寺》開頭如此寫下,確立這本小說嘲諷幽默的調性。她的著作中,目前只看過2005年《傲慢與偏見》電影(綺拉·奈特莉飾演女主角),我非常非常喜歡那個版本的音樂與氛圍。於是抱著高度期待來讀《諾桑覺寺》,結果令人失望。


如同《傲慢與偏見》,《諾桑覺寺》也是圍繞在十九世紀初期的社交型態和男女婚姻。女主角凱瑟琳自舞會認識了男主角亨利後,又認識了索普家族的兄妹,從中可以感受那個年代的交際,無非是舞會、散步、駕著馬車出遊,而且特別注重禮服的細節。小說前半部幾乎沒有進展,只是人物間的認識與出遊,亨利只出場了一次。

後半部,終於出現一些轉折,凱瑟琳受邀入住亨利家族的修道院「諾桑覺寺」,突然又被他父親趕回家,小說最後,亨利親自到凱瑟琳家求婚。其中的原委,便是亨利父親以為她擁有龐大家產,後來發現事實不是如此。


如果以現代閱讀小說的經驗來說,《諾桑覺寺》節奏忽快忽慢,是一部有點貧乏的羅曼史小說,展現那個時代婚姻以家產為重的觀念,從舞會認識的彼此常常有一堆誤會,以及最終男女主角又總是能獲得完美結局。

但是,如果深入了解珍.奧斯汀所身在的年代,就能明白她的獨特。在她的時代,小說是中產階級的娛樂之一,當時風靡哥德式小說,神秘陰暗的背景、誇張突兀的劇情,瑪莉·雪萊的《科學怪人》、艾蜜莉·勃朗特的《咆哮山莊》(現在譯為《嘯風山莊》)、奧斯卡·王爾德的《格雷的畫像》都列屬其中。


如同珍.奧斯汀在《諾桑覺寺》裡對於哥德式小說的諷刺,她的書寫明顯較自然真實且貼近生活,完全展現18、19世紀的社會樣貌,同時又帶有她獨有的透徹與慧黠。

於是,小說《諾桑覺寺》或許不如預期,但如果去尋以它的文本轉換成的電影和戲劇,相信會讓你愛上珍.奧斯汀的風格。

 

# 寫小說的人的延伸閱讀:
《嘯風山莊》   http://bit.ly/2ZvOYp9
《格雷的畫像》 http://bit.ly/2YkbvbH

 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