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__95911938.jpg

「蘿莉塔,我生命的光芒、我胯下的烈火,我的罪,我的魂。」


 書的背後  
《蘿莉塔》這部飽受爭議的作品,出版於1955年,作者是納博科夫,他出生俄國,旅居過英、德、法,並在美國停留多年,甚至改用英文寫小說,例如《蘿莉塔》。也因為他創造了《蘿莉塔》,讓「蘿莉塔Lolita」成為性早熟小女孩的代名詞,並且在日本衍伸為一種次文化,如:蘿莉、蘿莉控等,意指9到12歲的女孩。

如此想來是很驚人的,一本西方小說女主角的名字,受到東方次文化的引用,可見這部驚世小說的影響力。

 
小說大綱  

縱使現在來讀,《蘿莉塔》裡面的情節,還是很難被道德接受。故事敘述年約四十的男主角韓伯特,因為愛上房東的十二歲女兒,娶房東為妻,成為女孩的繼父。後來房東因故身亡,他帶上女孩,展開橫跨美國的旅途,他們從父女成為戀人,這段扭曲的關係在蘿莉塔慢慢長大後,更加難以控制,終於迎向他們各自的悲劇。

小說以韓伯特作為第一人稱,裡面文字全部是他的癡迷和瘋狂。第一部講到他們準備遊歷美國各地,讀起來都蠻順暢的,但第二部開始,嘮嘮叨叨講著各式旅館的樣貌、美國風景、學校的誰誰誰,故事都被場景描述切得零碎,幾乎沒有什麼進展,然後唰地,結尾收得很快,失去第一部的調性。


閱讀之後:蘿莉塔的模樣  
「我希望讀者把『九』和『十四』視為一座魔幻島嶼的邊界,而島嶼上充滿了光可鑑人的海灘與玫瑰色的岩石。那座島嶼上住著我那些小魔女,周邊圍繞著秒無邊際、迷霧氤氳的大海。(節錄)那種精靈般的優雅,那種飄忽、難以捉摸、詭譎多變、令人魂飛魄散的潛藏魅力,讓小魔女們與同齡女孩們截然二分。」


納博科夫把蘿莉塔描寫得很好,她以一種尚未成熟、又似乎有些世故的姿態出現,抓到一些引誘男人的訣竅,卻很快又會恢復小孩子習性,喜歡漂亮衣服、吃冰、電影娛樂,沒什麼耐心又輕視傲慢,看似韓伯特對她根本毫無招架之力,其實她也無法脫離「大人」的控制。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不斷以肉體與物質彼此交換,那麼的扭曲。

這段戀情的致命傷就是「長大」,不同旅途上相依為伴,蘿莉塔上中學後,越來越多人滲入他們窄小的生活裡,於是她有了新的想法。導致她終於逃脫,多年後聯繫時,她與其他男人生活且準備生小孩,韓伯特則找出當年帶走她的傢伙Q,槍殺了Q。但,納博科夫並沒有放過這對戀人(或者是說道德上也不應該讓他們有好結局),蘿莉塔難產而死,韓伯特則死在牢裡。


撇開爭議的部分,其實這本小說最重要的核心是:瘋癲失控的愛如何創造悲劇。韓伯特只是愛得太深太深。我們也都有可能。

 

延伸閱讀:還有誰也愛得太深太悲劇?
少年維特的煩惱  https://goo.gl/1V2Sm9
人浮於愛 https://goo.gl/WXsDUR
女朋友男朋友   https://goo.gl/NMAq3m
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https://goo.gl/CTz58K

 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