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S__52666375.jpg 

   2017年電影宣傳一出來,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印度僕人阿卜杜勒的強烈對比,就令人有些好奇,再加上這段故事算是野史,在阿卜杜勒過世多年後,發現他親筆寫的手札,進而改編書籍,後來才成為電影。

 

  《女王與知己》的開始為1887年女王登基五十周年,阿卜杜勒從遙遠的印度坐船數月,只為了向女王進貢一枚印度金幣。一般來說,故事應該不會有所發展,宴會上貴賓來來去去,女王要記住就已不容易,哪裡會去注意來自殖民地的僕人?但是,阿卜杜勒跪下來親吻了女王的腳,以最真摯的謙卑和尊敬。

 

  這只是開始,我相信讓女王如此重視他,是因為他的「話語」。要是我,我也無法不去喜愛如此描述一塊地毯的人:「好的地毯,是將眾多不同的線結合在一起,編織成一張大家能站在上面的東西。(The skill of a great carpet is to bring all the different threads together and we weave something we can stand on.) 生命就像一張地毯,我們在其中穿梭來回,形成一個圖案。(Life is like the carpet. We weave in and out to make a pattern.) 看,這是隻自由之鳥,永生烙印在這塊地毯上。(Look at this – here is a bird of freedom caught forever in the design.)

  又或者是,他向女王介紹印度的料理、孔雀王座,甚至是泰姬瑪哈陵,描述它的光亮潔白和壯麗宏偉,以及皇帝沙迦罕與深愛的妻子共葬於此,碑文上寫著:「沙迦罕安葬於此,他離開這個世界,前往永恆宴會廳。(Here lies Shah Jahan who left this world to the Banquet Hall of Eternity.)

 

  在他一次次以語言展現無法想像的印度時,宛如終身監禁的女王肯定在心裡展開了前所未有的風景,她感覺世界的遼闊,也在他的話語中感受到自由。你幾乎能理解,如果少了阿卜杜勒,女王也只是再回到陰暗寒冷的地方,一復一日,沒有感動、沒有期待,連一點點的光都沒有。

  於是,家族或群臣的反對,也無法撼動女王保住阿卜杜勒的決心。

 

  但是,電影到了中後段便開始變調了。一開始,我相信他們之間是心靈上的親近,是超乎性別、階級和種族,那樣的珍貴,如此觀眾自然也是站在他們那邊。後來卻加了隱晦的曖昧,彷彿是要發展黃昏之戀,簡直在挑戰觀眾的支持,令人不斷為女王捏把冷汗,想著:這樣真的好嗎?更後來,女王臨死之前,又將阿卜杜勒視為自己的兒子。

  這樣不斷轉彎的思緒,很難建立一致性的故事強度,好像只是為了娛樂性,刻意加入的元素。若是忘年之交,就保持忘年之交的珍貴到底吧,若是黃昏之戀,就發展黃昏之戀的浪漫到底吧,模稜兩可只會增加觀眾的困惑。

 

  但是,我依舊很喜歡,相差甚遠的兩人,曾經在某些陽光燦爛的日子裡,共享過人生,編織過一片地毯上永恆的圖案。

 

FB:寫小說的人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IamNOVELIST
IG:iamnovelist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iamnovelist/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寫小說的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